Gill是個可愛的三年級小學生,非常聰明,運動細胞、協調性也很棒,所以很快就有了漂亮的手型與穩固的施力方法。但是隨著譜上的音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要一次就把整首彈對變成一件不太實際的事。
在這階段,部份小朋友不小心彈錯音了,可能會吐吐舌頭,把譜看好後找到對的音再彈一次。但有些小朋友可能就會像Gill一樣了,“吼唷~~~”兩手向後撐張著嘴仰望天花板,彷彿犯了個十惡不赦的天大錯誤。而且不想從彈錯的地方來,非要從頭再彈一次不可。
第二次彈對了不打緊,萬一又彈錯了可不是仰天長嘯可以打發的了。輕則開始找話題扯淡,重則開始發脾氣,反正就是不想再面對譜了。
每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我都不禁想到小時候的自己,一個標準的坐不住、沒耐心、挫折忍受度低的小孩。事實上,又有誰不希望能把事情一次就做好的呢?但學琴就像Gill未來在人生中會遇到的各種挑戰一樣,豈是每件事都能一蹴可幾的?很可惜的是,許多初學者的熱情就在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挫折中慢慢被消磨殆盡,不想學了是小事,但若因此養成遇到困難就逃避、放棄的習慣恐怕與許多人學琴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危機就是轉機,這時候不正也是讓小朋友體會到”跌倒了站起來就好”這句話的最佳時機?這時候身旁的人何不放下鋼琴老師或是監督者身份改當一下啦啦隊呢?(當然,掌握學生彈錯的原因也極其重要*)。相信按部就班學習的孩子都能發現自己的大多數失誤,這時毋需旁人在“彈錯”這件事火上加油。
“這首真的很難”、“彈錯沒有什麼,老師也會彈錯音呀!”、“加油!看好它是什麼音,老師陪你再彈一次”。慢慢的,Gill彈錯後不再大動作的崩潰,而是皺皺眉頭,吐一口氣,再來一次。也不會在樂曲只剩下一小節卻碰錯音時非要從頭再來了。
又一次來到合奏的時間,在老師的伴奏下Gill不小心中間碰錯了一個音但還是優美的把整首彈完了。“老師!我剛才不小心彈錯但是我沒有灰心也沒有放棄喔,我還是把它彈完了”,Gill得意的轉過來對我說。我打從心裡高興,因為我知道Gill已經獲得了比彈完一首曲子更重要的、受用終身的寶貴體驗。
*據我觀察,在這個音域與音符數目逐漸擴充的階段,學生看譜還不夠快、不夠精準時,偶爾不小心碰錯音,碰錯的音通常是手部或記憶中的慣性,同時這時期的學生為了躲避認譜的負擔,許多人彈了幾次之後就把眼光避開樂譜,讓手與腦部的慣性帶著彈,更加深每次都彈錯同一個音的機率。這時最有效的方式是停下來,仔細看彈錯的音在譜上的位置,接著叮嚀一定要看著譜彈,通常都能成功改掉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