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Piano

什麼是音樂性?怎麼彈鋼琴才會有音樂性?(上)- 音樂性有定義嗎?

musical

相信「音樂性」這三個字對學琴資歷較久的朋友一定不陌生,事實上在某些階段,例如國高中音樂班,甚至大學音樂系中,當大家技巧都有一定水準時;或是在某些場合,例如比賽中大家都彈同一首指定曲時,音樂性幾乎是評斷一個演奏優劣的最重要關鍵。那,究竟什麼是音樂性?

這邊絕非妄想能幫這三個字下個定義,因為這可能得花整篇論文的篇幅來探討,而且還不一定下得了結論;隨著角色,階段不同,音樂性可能代表著許多不同的意義。但若是指一般學琴朋友最常在老師的講評或評審的評語中看到的「音樂性」,我想以下兩個不同角度的解釋大約可以適用大部分的狀況:

1. 演奏者本身對音樂的感受力與整體演奏給予聽眾的感染力

有些人天生就對音樂特別敏感,有時甚至一個小動機或是和弦就能牽動他們豐富的情緒與想像力,只要音樂需要,喜怒哀樂的情緒該來就來,說變就變(這樣看來傳說許多優秀的音樂家都有點情緒化似乎有點道理:D),同樣一個表情硬是彈得比其他人戲劇化。彷彿有磁場圍繞在他們周圍,可以輕易的感染觀眾。

聽起來好像很靠天份,但也是可以培養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老師會希望“過度認真”的學生不要整天埋首鋼琴,該多花時間接觸外界的人事物,多發生些“故事”,不管是喜悅、疑惑、冒險,甚至是矛盾、衝突,都是演奏時的養分。有足夠的人生經驗與體會,自然就能運用在表達音樂上面。

2. 演奏者處理聲音時是否富“人性”,並且自然、合理有效率

相信大家都聽過評論別人演奏「聽起來像念經,看起來像木頭」這種惡毒的形容詞,但還真的是這樣。要如何將上述對音樂的感受力、想像力轉化成能影響觀眾的感染力,還需要“合理”與“自然”的聲音與視覺上的表達。

從聽覺的角度上來看,音樂既是由人創造,演奏出的聲音必定要符合“人性”才能讓人共鳴、有感染力。要理解人性,可以用相對於它的詞-機械性來了解。若有使用過打譜軟體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的打譜軟體都可以把打進去的音符精確的用聲音重播出來,有些甚至可以把表情符號、漸強漸弱、重音、等都表現出來,但無論如何,仍然一聽就知道不是真人演奏的,因為只要是人,就會呼吸、有情緒,而這些都會細微的影響到聲音的變化與起伏。

筆者曾在一場講座中聽到主講者(應是嚴教授)舉的一個例子,覺得非常貼切並很具體的描述什麼叫自然有人性的音樂:大家都知道音樂裡有樂句,並且時常與人講話時的“句子”作為類比。不知道您有沒有觀察過,其實人講出的每一句話,就算是平淡的直述句,也會有細微的音量變化。

就拿這句話「演奏出的聲音必定要符合“人性”才能讓人共鳴、有感染力。」作為例子。因為這是一句重點明顯的直述句,大部分人講這句話時應都會把音量的高點放在“人性”兩字,並且這兩個字不是“突然”加重的,所以整個句子的音量起伏大略應該是漸強至“人性”並漸弱收尾,由記譜符號來看大約就是“< >”。大家可以試著用以下四種音量變化唸唸看這個句子:一、前述的標準唸法。二、刻意維持每個字相同的音量直到最後一個字。三、整句音量由小到大“<”。四、整句音量由大到小“>”。

相信您會發現,第二種音量完全平均,就是Google語音會發出的聲音,有時候還真的像在念經(老實說科技進步如此之快,舉這個例我都沒把握,哪天Google小姐講話比真人還有人性我都不意外)。第三種越來越大聲的唸法,好像準備跟人吵架。第四種漸弱的唸法,似乎這句話說得很膽怯。相較於第一種,哪種唸法較符合人性,較自然、符合這句話的文字內容,不言可喻。所以我常跟學生開玩笑,在樂句該收尾的地方不收尾,甚至因為是長音還變重,真的是破壞音樂性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之一。

當然,樂句絕非都是“< >”,就像上面舉的例,不同的樂句內起伏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有時候還真的需要整句逐漸展開或縮小。同時,有人性的起伏時常也不會是像機器計算出來的,平均有幾個音,一個音就提高或減少多少音量。這都是音樂性精妙之處。

上面說完「聽起來像念經」,接下來說「看起來像木頭」,沒錯,這邊指的就是動作,但絕不是單指所謂上半身的擺動,是包含了從頭到腳所有產生該顆音符產生的視覺效果。與聲音一樣,演奏時身體呈現的視覺狀態一樣是要有人性、自然、有效率。有些人身體不知道怎麼動,就乾脆像打拍子般前後擺動。須知道一個樂句通常不是一兩拍的事,打拍子式的擺動法,正好把一個樂句拆得支離破碎,變得不自然、傷害音樂性。

而動作也絕非越大越好,也有像Arthur Rubinstein這樣視覺上非常穩定的偉大演奏家,有些演奏幾乎可以用不動如山來形容,但仔細一看,還是可以看得出來身體配合音樂產生的張弛,更不用說為了彈出不同音色產生出千變萬化的觸鍵手部(包含手臂)動作,只是Rubinstein的肢體運用彷彿是經過精密計算般,不浪費一點動作幅度,反而讓人讚嘆他的演奏“效率”之高,呈現一種高雅的音樂性。

與聲音表達相同,只有用合理的動作與觸鍵方式處理不同該處理的音符才會自然、有音樂性。例如若此處的斷奏要“輕巧”、“活潑”,視覺上的手部動作應該是有彈性的手腕與不笨重的手臂,而不會只是手指直直向下戳短音,或是跳音彈完手在半空中煞車,像音符突然被掐住脖子一樣突兀、傷害音樂性。有趣的是,這種跳完立即收束手臂的彈法,在某些需要緊張感的樂段,恰恰是對音樂性的氣氛的加分。有此可見,越符合音樂需要、越合理的動作更能讓人感受到音樂性。

雖然這邊我把聽覺與視覺分開舉例,但其實兩者根本是同一件事,因為什麼樣的動作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聲音;而若沒有特定的肢體運用搭配,需要的聲音效果也很難表現出來。「技巧是為音樂服務」這句話實在一點也不假。

音樂性確實是天份,但絕非無法培養

若以上對音樂性的觀察成立,按邏輯來說,音樂性確實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只要腦中能產生對音樂的想法,與找到表達此想法最合理、效果最棒的演奏方法,那絕對還是可以完成一個引起共鳴、甚至打動人心的演奏。就像打網球,的確有人第一次拿起球拍就能下意識的用腰部扭轉帶動球拍,馬上就能打得有模有樣,但就算不是,本來只會亂揮一通,只要經過學習,知道怎樣的握拍、步伐與擺動最有效率,理解什麼動作可以擊出什麼樣的球路,並且熟練,還是可以做到在球場上呼風喚雨。

相反的,就算天生就具有所謂的音樂性,可以不假思索就彈出自然的音樂,但若不能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麼,用理性分析去規劃每一個演奏的環節,一定會在某個階段遇到貧頸,迷失在聲音的汪洋裡。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將會分別從音樂與技巧兩個角度出發提供關於增進演奏音樂性的建議,歡迎繼續閱讀:什麼是音樂性?怎麼彈鋼琴才會有音樂性?(中) – 想像力的重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